课程思政建设成果

 

1. 优化顶层设计,构建与三全育人融合的四位一体思政体系

从专业的宏观体系构建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基础通识课课程为基础、专业课程为支撑、素质活动为辐射的一体化课程思政育人专业体系,并逐步向纵深发展,从而使课程思政建设成体系、成规模、成特色、成效应、集大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通识课课程思政、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素质活动“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中协同课内和课外两个渠道,专业知识讲述、实际项目操作和党建活动三维一体方式实现思政目标。

强调三全,“全”就是全员(专业老师参与课程思政,素质老师参与实践能力培养)、全过程(从入学第一课到离校最后一课)、全方位(渗透到每个学科、每个课堂、每个活动、每个班级、校园每个角落)。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同心同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圈层体系”,

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体系上融合为一体。首先,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五门思政课构成核心理论课程体系,其次,以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和成系列的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群构成第二圈层,最后,众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形成的课程群成为第三圈层。核心圈层对其他圈层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这三个圈层共同指向学生这个教育主体,发挥共同的育人功能。“圈”意味着同心性,“层”体现层次分异的客观性。思政部负责圈层体系的构建,为第二、三圈层的课程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指导,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延伸。

3. 深化课程改革,专业课推行“党建+课程思政”,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统筹辅导员、教师两种育人主体,通过党支部活动与专业课融合来聚焦学生三观形成。将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机统筹、深度融合,探索“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创新党建育人工作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悄无声息的融入专业课堂,促使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无缝整合为一体

专业课课内党支部成员协助专业老师构建专业知识点与思政融合,培养专业教师对思政原理的准确领悟和相互融合,加强对国内国际形式的理解;课外专业老师配合党支部开展“党建+专业活动”,2021年顺利开展“2021‘你来我网’网络知识竞赛”——网络基础知识技能比赛,并合作策划实施2022年“物网”初“芯”大赛--第十届物联网&网络应用大赛。

4. 以点带面,以省级思政示范课程和团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注重发现课程思政建设先进典型和优秀成果,按照“全面推进、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思路,以优秀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网络安全》为示范引领,建设出5门网络技术方向课程组成的网络管理课程组教学团队,完成了《网络安全》、《网络互联技术》《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与应用》五门先导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并申报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将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分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群,让网络管理教学团队引领网站开发教学团队、网络管理教学团队两个“课程思政”课程组教学团队进行思政课程建设;

5. 聚焦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多信息平台,多渠道融入思政

00后大学生,生活多元化,个性鲜明(开放、独立、自信、热血)。

需要关注学生获取信息的多渠道,及时拓宽老师的思政思路;通过学生接受的方式,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时事,娱乐游戏,或者从00后大学生喜欢的偶像、体育明星、二次元大神入手,讲述他们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和坚持,往往能让学生们更受触动。多样化的方式融入,既能引导学生对于社会各种现象的辨认能力,也有效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在第一课堂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了第二课堂,开展了各种主题活动和体育活动等,并利用一些重要节日,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形势任务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初心”领航行动,把好政治方向关。

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着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组织开展“东软经典诵读”、“东软大讲堂”、“读书分享会”、“书画青春”等文化教育活动,陶冶青年学生思想情操,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8. 打造实践育人平台,三个课堂强化实践育人效果

积极搭建校内学生实训实践活动的场所和载体,校内建有 SOVO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东软云”实训实践基地、IT 实验实训及项目开发中心、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心等;拓展第三课堂校外实践活动及教育基地,学院在四川资阳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江西井冈山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乐至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陕西延安建立了红色文化实践育人基地。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立,丰富了全方位育人的内容。

学院开展的“科技文化节”、“挑战杯竞赛”、“计算机技能竞赛”、“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专项调查、大学生“双遗马拉松”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学生寒暑假筑梦实践活动”等系列第二课堂素质实践教育特色品牌活动,已成为常态化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成果:

2020年四川省首批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网络互联技术(二)》;

2020年四川省省级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程序设计基础》;

2019年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网络安全》;

2018年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网络安全》;

2019年CMOOC联盟四川省工作委员会优秀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程序设计基础》;

2019年《网络互联技术(二)》成都东软学院应用型本科示范课程;

2020年《网络管理与应用》成都东软学院混合式课程改革立项项目;

2020年《脚本语言开发》成都东软学院混合式课程改革立项项目;

2021年《计算机网络》成都东软学院“课程思政”课程立项项目;

2021年《无线网络技术》成都东软学院“课程思政”课程立项项目;

2021年《C++编程技术》成都东软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立项项目;

2021年《计算机组成原理》成都东软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立项项目;

2021年《计算机导论》成都东软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立项项目;

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果:

2019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都东软学院思政课示范课立项建设项目;

2019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都东软学院思政课示范课立项建设项目;

基础通识课课程思政成果:

2020年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物理》;

2019年《沟通与演讲》四川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19年《程序设计基础》成都东软学院 “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建设项目;

2019年《大学物理》成都东软学院 “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建设项目;

2019年《英语口语Ⅰ(一)》成都东软学院 “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建设项目;

2021年《高等数学》成都东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项目立项;

 

附件1:2-2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大小:6178020字节

Copyright © 2002-2011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